7FABC798-F61F-4FA4-80D1-AB481F0ED00F.jpeg

國家電影中心這次舉辦的「老電影院復興X在地策展人培力工作坊」總共四場,這次的雲林場,請到了擁有金馬獎及其他豐富策展經驗的王耿瑜老師主講「影展選片及策展」專題;「老電影院活化及營運」則由大林萬國戲院重見天日的推手江明赫先生分享。

 

第一部分的策展主題,王耿瑜老師很誠懇的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與電影的緣份,如同你我一樣,是個單純電影的愛好者,也因為如此,看了大量的電影。而王老師提到當策展人的基本功之一便是:大量觀影。同時,你還必須「喜歡分享」,願意將好電影推薦給別人;再者,你還必須願意接觸、感受不同的事物,並努力將其轉化成自身的養分。

 

關於策展實務,王老師則以她所經手的「台灣國際兒童影展」與「紫絲帶電影節」這類受眾稍窄(但也很明確)的影展為例,分享在條件受限下,如何掌握主題,和觀眾溝通?其中提到一個重要觀念,是以「溝通」為首要目的,策展影片中混搭較為通俗的電影亦無妨。之後也提到了這兩個影展的觀眾反饋,與後續發生的效應,讓人聽了也感覺「影像的力量真的是很強大的」。

 

後續討論到,資源沒有都市多的鄉鎮(諸如今天活動舉行的虎尾或鄰近的北港鎮)可以怎麼做影展?王老師提出了一個或許可行的方法:駐村交換。面對較少接觸外界刺激的此類鄉鎮,與外國做策展人員的交換,同時也是文化交流。讓交換者帶著推薦的當地/台灣電影,或者也能先拍攝好不同主題的生活影像至當地播放。播放影片之外,也可以試著結合相關活動,如當地人導覽的地方小旅行。(老師並舉了山形影展,當地國中生帶外國參展人員進行當地旅遊的例子,她覺得那是一次非常特別且好玩的經驗。)

 

而該鄉鎮若剛好有活化的老戲院,則理所當然能夠當成影展的場地,並且可以以持續的駐村交換,定期轉換不同的影展主題,讓雙方都能得以行銷地方,也達到交流的目的。王老師並提到跨國交換的原因:即便我們跑了再多的影展、看了再多各國的片子,但世界之大,有些東西仍是我們從未發現的。透過這樣偏個人性質卻跨文化的分享,我們將有可能看到更不同口味的影片,並且透過「放電影/看電影」這樣集體的儀式,將會有很多事物(往往是欲透過影片與觀眾溝通的議題)被深刻記住,也因此能夠有改變的機會。

 

第二部分的「老電影院活化及營運」,江明赫先生還是維持萬國戲院導覽時的風格,一貫的幽默與生動。而透過這次分享,我才了解真正清楚萬國戲院能順利復活,不光只是因為運氣,江先生的努力不懈及戰略的具體才是最大原因。

 

江明赫先生主要的戰略可粗分為以下三部分:其一,廣泛的收集資料。當時他回到大林,其實對於大林的過去仍一知半解,而要活化曾經的老戲院,則必須了解戲院的歷史乃至於地方的歷史。萬國戲院重生的第一筆預算便來自於政府的「社區規劃」經費,因此,戲院活化及社區營造便顯得密不可分,萬國戲院復活以來,便一直同時進行這兩件事。為此,他花了許多時間蒐集相關碩博士論文,以及上圖書館找舊剪報,重建了自己對大林的認識,也因此對於活化戲院能有更清楚的方向。

 

其二,妥善的利用周邊資源。當戲院再度啟用後,還是要回歸這個空間最基本的功能:放電影。但是公播影片的版權怎麼解決呢?這時善用資源便非常重要:圖書館的影片都是公播片,於是他找了大林圖書館合作,解決戲院問題同時,也替圖書館創造績效,彼此雙贏。而其他的資源利用,也同樣建立在這樣的互蒙其利上,當爭取到民視《阿不拉的三個女人》在萬國戲院拍攝後,因為劇中內景需求,得以將戲院內部裝修成為一個具復古風格的放映空間(由劇組出資),正式告別大倉庫時期;劇組到萬國戲院拍戲不只解決了裝修問題,在大林的食宿也為地方經濟做了貢獻,更重要的是戲劇的幕前(臨時演員)幕後(場地)都有鎮民的參與,這不僅替地方替戲院做了行銷,也創造了鎮民們的一次集體記憶──而這個記憶則與復活後的萬國戲院牢牢綁在一起。

 

最後,持續不斷的耕耘。剛開始放電影,也曾經都沒人來過,但江先生還是堅持,必須持續放映,因為要讓周邊的人習慣並了解,戲院這個地點是定期有活動的;只要繼續活動,就會繼續有能見度,也就持續會有機會促成新的可能。他在分享中反覆提到:戲院是創造回憶的地方。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戲院發生,於是萬國戲院成為了許多活動的場地,除了放電影外,曾經舉行過婚禮、畢業典禮、衛教宣導活動,甚至上週末的樂團演出。活動的意義在於與人們連結,而當連結產生時,便會留下回憶;老戲院的活化,就是藉由這個空間,繼續創造與人們的連結和回憶。

arrow
arrow

    noblepie2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