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的故事我們常可以聽到,大抵是某個越南女子嫁來台灣,卻被說心不在台灣,老是想著要替越南老家做東做西:蓋房子、買地、幫忙弟妹結婚等等。就像是本片英文片名Good Daughter一樣,她們是在做一個「好女兒」,在越南原生家庭裡的好女兒,卻未必是台灣夫家的「好媳婦」。
而當一個越南女人要背負多沉重的擔子呢?這些束縛,這些付出,是否都來出於想當個好女兒的自我要求呢?但看完本片我還想到另個原因,或許可以稱之「女兒經濟學」。片中且記錄了阿紫越南原生家庭的景況,越南鄉下,發展仍相當遲滯,阿紫的父親說到,這裡的人想發達就是讓女兒嫁到國外,等她們寄錢回來;還指著溝渠對岸的社區說道:「他們沒有女兒,就只能去城裡找工作。」甚至他也自承這樣的方式近乎是「賣女兒」。
因此女兒也兼具「商品」的價值,一個家庭翻身與否,但看女兒嫁的好不好。而讓女兒嫁到國外,所需要的成本也不低,片中仲介輕描淡寫幾句,我們就得知要是一直沒被選上,等於負債越來越多,究竟有多少人能等下去?一個女兒不僅承擔著商品價值與各項成本,再加上自己所背負的職責:改善家庭經濟,這些壓力,加上原生家庭的情感束縛,往往是造成阿紫這樣案例的複雜因素。
阿紫仍不算是太極端的例子,即便因為忙於工作(各項不固定的接案,多半是農活,比如綁蚵棚)較沒時間陪伴丈夫與孩子,造成丈夫與婆婆的怨言,但目前看來各方都在勉力維持這個家庭。片中一直借各角色的嘴說出越南女子嫁來台灣後拋夫棄子的不同故事,不知道這是導演試圖表現台灣社會對越南女子的普遍觀感,還是想提醒這樣的情況下,阿紫也可能是這類悲劇的未爆彈之一?
阿紫說:「錢是最重要的」,原生家庭似乎永遠有還不完的人情債,有盡不完的責任,幫老家裝修好房子後,緊接著又要幫忙哥哥的孩子……或許阿紫一直想當個「好女兒」,不斷發揮自己改善經濟的功能,也或許,需要錢只是表面的原因,沉重工作的背後是種逃避。這種策略式婚姻,嫁的不是自己真的愛的人,也許心裡永遠會有個缺口,需要用甚麼(比如無盡繁多的工作)來填補吧?
雖說是策略式婚姻,但只要一起生活,共構家庭,往往不會只有各取所需這麼簡單。阿紫的丈夫在訪談裡看得出他對妻子的疼愛與容忍,但對於妻子幫娘家幫得太多,他除了嘆氣也無可奈何;他甚至對於這段婚姻如果結束,也有了心理準備。鏡頭所呈現的,是丈夫愛妻子愛的比較多,他眼中並非只有她的功能性,但背負老家太多職責的阿紫,心心念念做個「好女兒」,也許已經無暇去扮演「好妻子」或「好媳婦」的角色。而感情沒有對錯,每個人的生命課題也不同,紀錄片呈現的不只是阿紫的困境,也是許多嫁到台灣越南女性的困境,對她們多一分理解,或許就能多一分柔軟,知道事出必有因,不被偏見所囿,社會也許能因此多一分和諧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