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一位年輕女作家的離世讓我聽到了許多關於「自殺」的討論,話題裡不只關於生命倫理,也涵蓋了「悲傷」這種情緒。究竟一個人的悲傷是否可能強大到超越自身的負荷,而讓身心屢屢崩潰,最後只能夠選擇結束生命同時結束痛苦?
《八月三十一 我在奧斯陸》所呈獻的大概是類似的生命狀態,然而主角沒有類似女作家的身心症狀,取而代之的是成癮:主角安德烈自述他擁有數種毒癮——搖頭丸、海洛因......還有酒精。而成癮現象往往因爲空虛,或者是想以此麻痹苦痛。安德烈過著失落的人生,我想他心底一直有個缺,所以選擇使用藥物、選擇在情感上傷害他人,但就算如此,心底的缺口仍在。
在主角與好友湯瑪士的對話裡,還是觸動了我一直相信的:人是無法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包括他的痛苦。也特別是痛苦,這樣帶些私密性的情感,更難讓人捉摸。我們往往著眼的是別人身上那些我們欣羨卻無法獲得的特質,卻忽略了那些美好背後的限制與煎熬。有時候我們不相信痛苦只存在於自己,不存在於那些看來幸福的人身上,然而事實是,痛苦無處不在。
電影在美麗的晨光中嘎然而止,我們不能確定八月三十一日會不會是安德烈生命的最後一天,開放式結局不會只有一個答案,生命也是如此,生命中的種種痛苦同樣如此。
而生而為人,至少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前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